讀《第一次工作就該懂》一書的心得筆記

Posted by sysherry on Tuesday, May 21, 2024

beta-life

作者: 雷德‧霍夫曼(LinkedIn創辦人); 書的類型: 自我成長;主觀推薦閱讀星星數/5: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;購買與否: 參考

Summary: 看書後整理出的一些心得筆記,有用自己的話去闡釋=內容不完全是書裡所提到的。


一、別怕風險

  • 低波動代表穩定,但長期來說可能是危險的,溫水煮青蛙的概念。可以在考慮年齡跟資產後讓自己去嘗試接受一些有風險的事。
  • 可以想想如何為目前的工作增值,或在社群上找新機會
  • 別高估風險、低估機會,思考最壞的狀況是怎麼樣,自己能不能接受就好。不過要記得給自己保留一些彈性空間餘裕選項,保留反悔的機會會更好。
  • 兼職跟約聘工作,可視為另一種建立人脈的來源

二、做好自己,並組合出自己的競爭優勢

  1. 先把自己好好做好,讓自己要先足夠優秀,成為別人在遇到特定議題時會想要諮詢的人
  2. 利用現有的能力與資源,找到自己的優勢組合/利基點
    • 軟實力: 腦中的資訊與知識、擅長的事情、精通的技能、專業人脈與信任、個人聲譽與品牌
    • 硬實力與條件: 經濟優勢等
  3. 了解市場實際情形,我的技巧有多大的需求,最佳的工作機會是什麼、如何利用這些機會

✨ 可以根據以上三點,在個人簡介中寫下你的競爭優勢: 因為我有(技能/經驗/優點),我可以(比誰)把(什麼事情)做得更好。 ex.我比多數老師更擅長使用AI工具。

ps. 這邊要注意同業如何評斷你,譬如說和你共事的專業人士,會如何為你填寫上述的句子。以及學會問好問題,交流是禮尚往來的,如果能問到細節會更好。

三、了解與目標的差距

  • 找個與你有類似抱負的人,把他們當標竿。了解他們的優勢是什麼,他們如何達到目前的成就
  • 思考你的實際行動跟你口中的抱負有何差距:可以回顧過去六個周末你如何度過的角度出發,從你安排空閒時間的方式,看出你真正的興趣與抱負在哪
  • 行動的實際步驟有幾個要點:
    1. 保持好奇心,去找你有興趣想認識的人
    2. 行動力強,想辦法擠進去那個圈子,並讓自己以圈內人加入團體
    3. 找到突破點:可以規劃一套軟性資產投資計畫,了解市場與成長機會

四、培養專業人脈

  • 建立人脈前,先把自己做好

  • 遇到問題時,通常我們會去問領域專家、很了解你的人或非常聰明的人。這時候有人脈可以獲得一些比較個人化的資訊。

  • 心態:真誠用心來往,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,這對「我們」來說有什麼好處

  • 人脈=盟友n+專業盟友(8~10)

    • 盟友:因共同的目的與利益聚在一起的人
    • 專業盟友:有下面幾項特色
      1. 碰到爭執或壓力時,他會站在你這邊。或對方遇到問題時,你會幫他說好話,幫他辯護
      2. 如果可以,你會想找誰共事,或你們會互相分享機會
      3. 對於重要專案或人生的目標和計畫,你會相信誰的判斷,你會找誰徵詢意見

    可以好好思考,在過去六個月間,你花最多時間跟哪五個人相處,你喜歡這些人對你的影響嗎?讓自己把時間花在對的、你可以信賴的對象上,並讓不重要的關係轉淡。

五、實際行動養出機遇

  • 實際見面吃飯,定時參加聚會,習慣保持聯繫
  • networking 職位比你高的同業、一段時間沒有見的朋友、在相關產業任職你很欣賞的人等
  • 書裡有提到一些做人的小技巧:包括不遲到,約見面時由對方決定碰面地點、不要太主動直接去幫對方找缺點(視情況而定)、了解對方送別出心裁的小禮物或接受幫助等等
  • 可以透過想跟高中同學聯繫,去迂迴聯絡到你想連絡的人
  • 這邊紀錄一些書裡提到建立人脈的具體行動
    • 牽線讓兩個互不認識的人認識彼此,強者互相認識的概念
    • 想想自己面臨的挑戰,請認識的人介紹能幫助你的人。譬如說認識曾經同行但後來轉換跑道的前輩
    • 現在開始聯繫十個你信賴的人,習慣保持聯繫
    • 認識人的小禮物並不一定是實體送禮,也有像寄有趣的文章給對方、幫他準備簡報、轉寄職缺等方式
    • 可以建立交友基金,把收入的某個比例自動撥入這筆基金。利用這筆錢來支付咖啡、餐點和交通費等